一点资讯 | 求医问药 | 图说世界 | 生活百科
房产之窗 | 为您服务 | 名车推荐 | 财富人物
旅游度假 | 企业风采 | 婚庆礼仪 | 文化广角
美食天下 | 天中热点 | 名优特产 | 支部生活

高质量发展,催生新蔡乡村新“地标”……

时间:2020年05月01日来源:大河报 点击: 【字体:

大河报·大河客户端记者 李钊 通讯员 宋超喜

 再过四天,就该立夏(5月5日)了;地里的庄稼,都有了饱胀的欲望。因被春天浸润,涅槃的新蔡大地在夏的门槛前,蓬勃着摄人心魂的生机和力量。

记者在驻马店市新蔡县走访发现:近年来,该县坚持高质量发展建设大美新蔡,村庄和田野里长出了一个又一个新“地标”,成为豫南大地上一道亮丽风景——

高质量发展,催生新蔡乡村新“地标”……
农户家,“花露水”将不再是今夏的必备品……

龙口镇赵楼村的梁楼自然村,坐落在106国道旁。一条300多米长的东西大道,从村庄的中间笔直穿过。

记者走进该村庄,被眼前的景象陶醉了:水泥路的路肩,由整齐划一的面包砖铺就;路边的水沟已被治理捏直,沟坡上铺植的果岭草葳蕤;路边的空地儿上,新栽的是玉兰、桂花、棕榈和新建的凉亭点缀其间。放眼望去,农户家房前墙体上画的是风景画,屋后栽植的是竹林。

“净化、绿化、美化房前、屋后和路边,是村庄里环境美,梁楼自然村实现了。”赵楼村驻村第一书记王东告诉记者:赵楼村的梁楼自然村,2016年脱贫。今年春天,着力打造梁楼自然村的村庄美、环境美,村庄里铺草坪3500平方米,植竹3000多棵,建凉亭两个,种红叶石楠3000棵、玉兰1200棵。为彻底改变梁楼自然村村民的出行,龙口镇政府花费25万在村庄里又新修了一条350米长的水泥路。

高质量发展,催生新蔡乡村新“地标”……

“你知道什么是花露水吗?”60多岁的张喜梅,她家的房子就在路旁。她向记者“透密”:以前,庄上的水沟是臭水沟,到了夏天蚊虫特别多。“花露水,涂在蚊虫叮咬处,止痒消肿;一夏天,俺家要用几瓶花露水。”

“以前,花露水每家每户过夏必备。”65岁的葛凤芝,是梁楼自然村的保洁员,正在不远处捡垃圾的她停下手里的活儿,走近记者说:“厕所和臭水沟生蚊虫,都彻底治理了,夏天夜里睡觉没蚊虫叮咬了,家里也就没必要买花露水放在床头了。”

“以前,我们的记忆是村头乱堆乱放的柴火垛和村中的臭水坑。”在梁楼自然村,几个小伙儿向记者感慨:而如今,村中的凉亭、墙体画、树林里的小鹿雕像与我们每天相伴,他们是我们村庄环境美的新“地标”。

高质量发展,催生新蔡乡村新“地标”……
 田野里,蛙声一片“奏响”农家致富曲……

“在我们这一带,黑斑蛙的叫声,是张寨村的‘音乐名片’;张胜利的76亩黑斑蛙养殖基地,是张寨村的新‘地标’。”龙口镇党委书记高建民,对该镇张寨村出现的扶贫新产业——黑斑蛙养殖赞赏有加。

记者走进张胜利的黑斑蛙养殖基地,蛙声阵阵,池中一只只头大眼圆的黑斑蛙在茁壮成长。43岁的张胜利,是张寨村的“传奇”人物:初中毕业后,去广州打过工,在福建收过废品;后来,他跑到山西太原,在太原商人赵普的洗车店和商店洗过车、当过搬运工。

高质量发展,催生新蔡乡村新“地标”……

“那时,他(赵普)是我的老板;现如今,他出资帮我创业,我们是合作共赢的合伙人。”张胜利向记者追忆:在老家,父母年龄都大了,家乡脱贫攻坚的支持力度又大,有了回乡创业的念头后。跑了多个地方考察项目,发现黑斑蛙养殖无污染,利润空间大;紧接着,他在湖北襄樊一黑斑蛙养殖场打了近半年的工,学会全套养殖技术后回到了家乡。

高质量发展,催生新蔡乡村新“地标”……

“镇、村两级很给力,全力支持,2018年在本村租地76亩建起了蛙池,投放了400万尾蛙苗。”张胜利搬着指头给记者算了一笔账:2019年,出售蛙苗180万尾,每尾5分钱;出售成蛙两万斤,平均售价25元一斤。今年留种蛙1600多斤,仅产出的蛙苗一项,除自己养殖基地留用的外,还能出售3000万尾蛙苗。 “胜利在家乡流转土地养殖黑斑蛙,出租土地的本村农户,每亩每年收入租金1000元;村里的村民在他的养殖场务工,增收、顾家两不误。”张寨村村支部书记张乐义说:更为重要的是,他在村里开天辟地养殖黑斑蛙,在家乡趟出了一条致富新路子。家乡人跟着他学,黑斑蛙养殖大户在十里八村已“繁衍”出了10多个。

高质量发展,催生新蔡乡村新“地标”……
村头车间,工业制品一车车运往城市……

在豫南油漆业界,新蔡县余店镇的余店村名声很响——余店村的龚庄村民组村头的扶贫车间,是豫南油漆桶制品生产的“大本营”,5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里,日加工生产标准化油漆桶3000多个。

记者走进该车间,见剪板机、磨边机、冲床、自动卷圆机、缝焊机、上底机、上盖机、点鼻机……一应俱全。从机械剪裁马口铁皮,到成品油漆桶成品制出,整个流程机械化操作,9名工人机前一派忙碌。

高质量发展,催生新蔡乡村新“地标”……

“车间里的工人,都是本村的村民,农忙时下地干农活,农闲时来车间务工,每人月平均工资两三千元。”56岁的龚秀友告诉记者:这个“厂”,是他2018年办起来的。龚秀友,在油漆桶生产领域已摸爬滚打了近40年,曾在山东聊城一油漆桶制品分厂里当过15年的厂长。2017年下半年,余店村在本村的龚庄村民组村头建起了标准化扶贫车间生产厂房,龚秀友返乡在该车间里办起了这个“厂”。

高质量发展,催生新蔡乡村新“地标”……

“上个月,给河南润南漆业有限公司生产了8000多个,是上口径265毫米、下口径258毫米的锥形油漆桶。”龚秀友介绍:都是订单产品。驻马店、信阳、南阳、周口四市,现如今有13家大型漆业公司用他生产的油漆桶。“拉货租车不方便,买了一辆中型高栏货车,过几天就开回来了;生产出的油漆桶没地儿放,准备过几个月在车间旁建一个400平方米的仓库。”

龚秀友生产的油漆桶,一车车驶出村庄,运往城市,余店村也因此出了名。龚庄村民组村头的这个5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,享誉豫南油漆业界,成为豫南油漆业界油漆桶生产的新“地标”。

 

一个又一个新“地标”的出现,使新蔡的高质量发展充满了生机,迸发出活力,成为新蔡乡村环境越来越美、产业越做越大、发展越来越快的新引擎。
免责声明:本网所刊发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,本网只提供平台,不负侵权责任。所转文图来源于网络,如有侵权,联系删除。

(作者:佚名 编辑:admin)
延伸阅读:
网友评论
更多>>最新专题